學習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
2018年工作回顧
——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。國內生產總值保持在6.6%,總量突破90億。
——經濟機構不斷優化。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60%。
——發展新動能快速增長。日均新設企業超過1.8萬戶,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億戶。
——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。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全麵實行,營商環境國際排名大幅上升。
——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。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386萬。
——人民生活持續改善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6.5%。

2019麵臨的形勢和主要目標任務
——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,今年我國發展麵臨的環境更複雜更嚴峻,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,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。
——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: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%—6.5%;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,城鎮調查失業率5.5%左右,城鎮登記失業率4.5%以內;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#左右;國際收支基本平衡,進出口穩中提質;宏觀杠杆率基本穩定,金融風險有效防控;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,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;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,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%左右,主要汙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。

2019工作任務
一)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,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。
實施更大規模減稅。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%的稅率降至13%;將交通運輸業、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%的稅率降至9%;推進稅率三檔並兩檔、稅製簡化;
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。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,各地可降至16%;繼續提高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比例,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。
確保減稅降費落到實處。政府一般性支出壓降5%以上,“三公”經費再壓減3%左右。
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。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%以上。
有效發揮地方政府債券作用。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.15億元。
多管齊下穩定和擴大就業。從事業保險基金結餘中拿出1000億元用於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。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100萬人。設立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。加快培養技術技能人才。
(二)激發市場主體活力,著力優化營商環境。
以簡審批優服務便利投資興業。推動“非禁即入”普遍落實;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“證照分離”改革;在全國推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;建立政務服務“好差評”製度。
以公證監管促進公平競爭。推進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快部門粘合監管,推行信用監管和“互聯網+監管”。
以改革推動降低涉企收費。清理電價附加費,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10%。
深化收費公路製度改革,降低過路過橋費,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;取消或降低一批鐵路、港口收費。加快收費清單“一張網”建設,讓收費公開透明,讓亂收費無處藏身。
(三)堅持創新引領發展,培育壯大新動能。
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。打造工業互聯網平台,拓展“智能+”。
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。深化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研發應用;培育信息技術、高端設備、生物醫藥、新能源汽車、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,壯大數字經濟。加快在各行業推進“互聯網+”;今年,中小企業寬帶平均資費再降低15%,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再降低20%以上,在全國推行“攜號轉網”。
提升科技支撐能力。開展項目經費使用“包幹製”改革試點。
進一步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向深入。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至10萬元;鼓勵發行雙創金融債券。
(四)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,持續釋放內需潛力。
推動消費穩定增長。落實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,事符合減稅政策的約8000萬納稅人應享受盡享。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業。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。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。健全農村流通網絡,支持電商和快遞發展。
合理擴大有效投資。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,公路水運投資1.8萬億元。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776億元,比去年增加400億元。政府拖欠企業的款項年底前清償一半以上。
(五)對標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任務,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。
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。
抓好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。新增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以上。
紮實推進鄉村建設。提高6000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,完成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。推進“廁所革命”、垃圾汙水治理,建設美麗鄉村。
全麵深化農村改革。
(六)促進區域協調發展,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。
優化區域發展格局。
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。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城鎮棚戶區改造。
(七)加強汙染防治和生態建設,大力推動綠色發展。
持續推進汙染防治。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3%,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.5濃度繼續下降。化學需氧量、氨氮排放量下降2%。
壯大綠色產業。推廣綠色建築。
加強生態係統保護修複。
(八)深化重點領域改革,加快完善市場機製。
加快國資國企改革。依法處置“僵屍企業”;建立職業經理人等製度。
下大力氣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。
深化財稅金融體製改革。
(九)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,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。
促進外貿穩中提質。
加大吸引外資力度。
推動共建“一帶一路”。辦好第二屆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。
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。
(十)加快發展社會事業,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。
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。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。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,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幼兒園,隻要符合安全標準、收費合理、家長放心,政府都要支持。教育經費占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4%以上,中央財政教育支出安排超過1萬億元。
加大吸引外資力度。
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。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。大病報銷比例由50%提高到60%。把高血壓、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。
完善社會保障製度和政策。
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。
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。
報告涉及的其他工作安排
報告還就政府自身工作、民族宗教事務、國防和軍隊建設、港澳台、對外關係等作了闡述。
其中提到“把文件壓減三分之一以上”。